•    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吉安是井冈山所在地,位于江西省中部,面积2.53万平方公里,辖13个县(市、区)县和1个国家经开区、1个国家高新区、1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、1个国家综合保税区,总人口540万。吉安拥有“四个一”

     

        “一座山”屹立世界,就是革命摇篮井冈山。2016年,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吉安、上井冈山时深情指出:井冈山是革命的山、战斗的山,也是英雄的山、光荣的山。这座山,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,开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。当前,全党上下正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这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,辉映着历史,指引着方向,照耀着未来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“一片绿”浸润大地,就是绿水青山。吉安森林覆盖率67.7%,处处绿水青山、四季蓝天白云、空气水质一流、宜居宜业宜游,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,全境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。当前我们正在向绿色要生产力,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,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成色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“一种魂”孕育人文,就是庐陵文化。吉安是千年庐陵文化发祥地,走出了文天祥、欧阳修、杨万里等大批先贤名臣,素有“江南望郡”“三千进士冠华夏”的美誉;千年庐陵传承再铸,造就了吉安人担当实干、锐意进取、开明开放的风骨品格。当前,我们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融入新发展格局,在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再出发,着力提升干部服务企业、推动发展的“智商、情商、胆商”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“一张网”联通八方,就是交通便捷。这些年吉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成为革命老区脱贫典范,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,境内有8条高速公路、3条铁路、1个机场,千里赣江超1/3在吉安境内;京九高铁与渝长厦高铁在吉安“十字交汇”,联通海西经济区、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,吉安6小时经济圈内覆盖44个大中型城市、3亿多人口,连南接北、承东启西、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基本成型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近年来,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,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,着力构建1+4”主导产业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“1”就是电子信息首位产业:目前全市共集聚电子信息企业1000余家,其中规上企业412家,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0.1亿元,总量列全省第一,形成了LED照明、触控显示、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、电子电路板、5G制造、新兴信息等六大细分领域。我们致力于推动电子信息产业“芯光屏板链智网”全链式发展,培育了立讯、合力泰、木林森3个百亿企业,孵化了6家上市公司,打造了LED照明、触控显示、电路板等优势集群,在若干细分领域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。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、电子信息研究院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“三驾马车”,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   “4”就是生物医药、绿色食品、先进制造、新能源新材料四个主导产业:

     

         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底蕴产业。全市中医药和健康保健品原材料种植面积达24万亩;商州枳壳、车前子、黄栀子3个品种经国家认定为道地中药材;现有9大剂型产品系列300多个产品品种;获得国药准字号批文500多个,其中应用生产128个;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,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,重点实验室1个。

          先进制造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。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达170户。形成了汽车零部件、电线电缆、输配电及传输设备和数控机床等4个优势细分领域,培育了江西电缆、瑞鹏飞、衡源智能、吉米立科技、航盛电子、华新电线电缆等一批骨干企业,拥有高端数控机床、中高压精密液压元件及部件、高效节能输变电设备、微型马达、超高压电力电缆、密封元件及模具等产品,其中数控高速随动磨床、中高压精密液压元件、电线电缆等制造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先进水平。

         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我市潜力产业。全市132家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实现营收516.91亿元,同比增长12.8%26家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实现营收113.8亿元,同比增长19.5%。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、金属新材料、有机新材料三大门类,形成了稀贵金属新材料、先进膜材料及林化新材料、铜基新材料、碳酸钙新材料、硅基及玻璃新材料、新型建材六个细分领域产业发展体系,重点打造了永丰碳酸钙、遂川硅基新材料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,培育了广源化工、鑫泰科技、金诚新材料、冠德新材料、坚基高新硅、北新建材、吉安钢铁等骨干企业,新型材料产业加速发展。新能源产业培育了优特利、华立源等龙头企业,主要产品为锂电池,锂电池制造细分领域营收占新能源产业营收的90.3%

          绿色食品产业是我市优势产业。全市形成了粮油畜禽加工、酿酒、乳制品及饮料制造、茶叶加工等食品工业体系,泰和乌鸡被誉为世界珍禽,狗牯脑茶驰名海外,安福火腿是全国三大名牌火腿之一,拥有绿色、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292个,“井冈山”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